年度盘点|深圳城市管理十件大事 :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环境
一、深圳远足径“三径三线”基本贯通,山海连城正成生动现实
牵头组织“山海连城”计划推进实施,联合8部门印发深圳市山海连城三年实施方案(2023-2025)。一年来,围绕连通“一脊一带二十廊”生态骨架,统筹开展山海连城项目84个,基本构建起“鹏城万里”多层次户外步道体系。全年新建提升都市绿道83公里、远足径郊野径278公里,鲲鹏径“一号桥”建成启用,420公里深圳远足径“三径三线”(鲲鹏径、凤凰径、翠微径,阳台山环线、马峦山环线、三水线)基本贯通。打造首批40条特色步道,走得进山、亲得近水、赏得了城的山海连城美好愿景正在成为深圳市民生活的生动现实。
鲲鹏径一号桥
二、“五年百万树木”行动开启,增绿添美让城市更具魅力
落实绿美广东、绿美深圳部署,深圳全面启动“城市绿化五年百万树木”行动计划,用五年时间,在全市道路、公园、绿道等城市绿地增种各类树木100万株。2023年新增种植乔木24.7万株、新增立体绿化36.72万平方米,抚育认定林荫道319条,在重要节点营造花墙107处。滨河大道宫粉紫荆、南山中心河两岸紫花风铃木、罗湖梧桐绿道黄花风铃木、观澜河畔美丽异木棉、三洲田樱花海……众多赏花胜地接连刷屏市民“朋友圈”,深圳“绿美为底,四季有花”的绿化生态格局更具魅力。
三、能源生态园面向社会开放,打造生活垃圾处理新标杆
南山、龙岗、宝安能源生态园配套的科普展馆、咖啡厅、环保影院等居民服务设施全面建成并对外开放,成为邻益惠民设施、科普教育基地、工业旅游景点。一年来,来自境内外参观交流考察学习的团体络绎不绝,获得周边居民、公众和业界的高度认可,龙岗能源生态园被耶鲁大学评为全球建筑史上最具代表性建筑之一。龙华、光明能源生态园以全球最高标准稳步推进,盐田、光明环境园投产试运行,新增处理能力1200吨/日,成为厨余垃圾处理示范样板。
四、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,深圳经验在全国、全省推广
五、深化提升全域公园城市建设,特色魅力席卷全城
六、公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,时尚新玩法受市民追捧
打造全年、全域、全龄的公园文化盛宴,一年举办花事花展、草地音乐会、公园·绿道欢乐跑等各类活动超500场,场场人气爆棚。粤港澳大湾区花展接待来自40多个国家(地区)的嘉宾、游客41万人次,簕杜鹃花展吸引市民游客93万人次,首届公园咖啡节创国内同类活动人气新记录。提升公园综合服务功能,设置公园书吧61个、帐篷区41个、消费营地10个,打造系列“公园+消费”场景,实现全市70个公园、12000个停车位“一键预约”,让市民在家门口体验“诗与远方”,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经验获全国推广。
七、“城市管理+AI”,首批应用场景落地加速智能“进化”
深圳发布城市管理领域首批12项“城市+AI”应用场景清单。在全市试点无人智能清扫应用场景25个,在莲花山公园及市民中心片区打造了大湾区首个多场景、多型号、全覆盖的“环卫+AI”应用集群。创新视频AI智能巡查,对6类城市管理问题进行智能识别,日均发现问题600余宗。正式上线城市管理“一网统管”平台,建立全市统一的城市管理综合平台和数据库。构建国内首个5G+AI垃圾分类全流程智能监管新模式,获工信部5G应用征集大赛全国赛二等奖。
八、灯光艺术活动获全国大奖,点亮城市夜经济促发展
九、构建共治共享格局,新修订的市容环卫管理条例平稳实施
《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》完成修订,深圳创新城市管理理念、模式、手段,完善环境卫生制度,细化市容管理规定,规范户外广告设施设置,提升行政执法温度,推动构建共治共享格局。认真贯彻执行新《条例》,组织开展为期两个月的“全面准确宣贯新《条例》 ,提升市容市貌,提升执法水平”专项行动,有力保障新条例平稳实施。
十、举办全国首个城市环境与景观产业展览会,开创市容环境产业发展新局面
落实全市“抓行业抓产业”部署,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开展市容环境产业发展调研,制定产业发展促进行动计划。成功举办全国首个城市环境与景观产业展览会,吸引560家企业参展,召开22场新产品、新技术、新模式发布会,为企业搭建有效的供需对接桥梁,现场签署合作意向金额35亿元。推动2023中国环卫博览会在深圳举办,吸引全国150家企业参展。全年更新纯电动环卫车205辆、LNG和氢燃料垃圾转运车152辆,助推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。
内容来源:深圳特区报
图片来源:受访单位
编辑:刘嘉雯 钟汝芳
审读:黄淳 陈苏雅
如需转载,请注明以上内容